无障碍浏览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文件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关于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3122号闭会提案答复的函(穗林业园林提〔2019〕43号)

发布时间:2019-11-28 14:18:18 来源:本网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A类

沈子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城市公园运动设施建设力度的建议》(第3122号)收悉。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我局和市体育局认真研究办理。经与您沟通并综合市体育局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制定出台多项体育设施规划方案,全力推动方案落地

近年来,市体育局牵头编制出台了《广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及体育产业功能区布局专项规划》《广州市社区小型足球场建设布局规划(2014-2016年)》《广州市登山健身步道系统规划及示范段详细设计》《广州市足球场地设施规划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等专项规划方案,从规划上统筹、保障了我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用地。同时,我市将《广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及体育产业功能区布局专项规划》列入《关于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政领域民生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的议案的决议的实施方案》,加大督办落实力度。近年通过整合未开发地、市政用地、城市和社区公园、公共绿地等,共新建社区小型足球场112个、健身路径450条、登山健身步道示范路段超过100 公里等。

下一步,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做好公共体育设施纳入新总规以及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和审查工作,确保体育专项规划对接全市“多规合一”“一张图”并纳入《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民生保障专项报告(2018-2035年)》,从规划层面不断完善广州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同时积极推进《广州市登山健身步道系统规划及示范段详细设计》落地,指导有条件的区开展登山健身步道示范段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市民群众身边的健身环境。

 二、不断加大公园内体育设施项目的建设投入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公园、景区范围内体育设施建设力度,满足群众游园、休憩、健身等多方面需求。

 (一)为推动全面健身运动的开展,我市体育、园林、民政等部门以便民、利民为原则,开展“融体于绿”“美丽乡村和幸福社区”等工作,将体育设施与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相结合,重点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运动健身环境。

 (二)结合群众实际需求选取合适场地建设体育专类公园。今年,结合二沙岛宏城停车场复绿及景观建设项目,在二沙岛体育公园及晴波路滨江绿带区域打造体育专类公园。公园面积63775平方米,提供环园健身跑道、4个标准篮球场、1个小型足球训练场、适量健身器材及相关服务配套设施。

 (三)根据全市足球场地建设计划,加快推进公园绿地内足球场建设工作。《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系统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工作方案(2019-2020年)》已经市政府审定并印发实施,到2020年底,我市将在公园绿地建设26块足球场地,其中市本级建设4块,各区建设22块。

 (四)各大公园在新建和改造项目中重点考虑加建或更新体育设施。目前全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中已大多设置有健身活动区和各类体育健身设施。市属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珠江公园、体育公园、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等共设置各类健身区20000余平方米,提供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球类运动和单双杠、漫步机等各类健身场所和设施。各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也都相应的通过自筹或联合体育、民政等部门在园内设置了健身区域和设施,为周边群众健身提供便利。如海珠区海印公园、晓港公园等11个公园合计提供各类健身场所15000余平方米。

 (五)在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等拥有湖泊的公园建设临水栈道,其中越秀公园自2012年以来已陆续建设超过800米的临水栈道,流花湖公园从2011年开始,陆续在烟雨亭、凌波径、落羽松林、西苑、农趣园等景区沿湖建设临水栈道共958米,公园人民北路、流花路段湖边能够建设的湖中栈道已经全部完成,为市民创造顺畅的滨水游览、活动空间。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各级园林部门加强与体育部门的配合,结合公园实际情况,在保持公园绿地不变的情况下逐步丰富公园内健身设施种类。在条件允许时,提供中大型健身设施。同时,积极与政协及其他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充分利用各类闲置用地、边角地,见缝插针、因地制宜的设置健身场所和设施,进一步满足和方便群众生活区周边健身需求。

 三、强化公园体育设施的管理维护工作

近年来,因市财政政策调整,我市园林系统逐渐承担起公园内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各级公园管理机构大多已将体育设施管理和维护纳入公园日常工作,从经费设置、人员安排上予以保障,建立了完善的巡查和修缮制度,并根据《广州市公园条例》等相关规定,划定了健身活动区域,制定了健身器材和场地的使用规定,切实保障体育设施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每天派安保人员、服务人员、维修人员进行管理,确保游客安全、舒适的进行健身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公园、景区范围内体育设施管理:

一是组织行业协会开展调研,根据公园类别、服务内容、服务半径等区别,在满足公园相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争取对不同种类公园内体育设施及场所的占地百分比予以量化。

 二是结合广州市公园分级分类管理和广州市“口袋公园”建设工作的开展,将建设、维护和及时更新群众健身设施纳入公园日常工作要求,按属地管理原则重点推动街道或社区对其所管理的公园、街头绿地开展体育健身场所和设施建设,同时明确由公园管理方负责保障群众健身设施的完善和更新。

 三是牵头各级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确保健身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经费的到位。

 四是加强公园运动场地设施的宣传指引,在更新完善公园标识系统时统筹考虑,让市民群众更方便快捷地寻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运动场地及设施。同时联合市体育部门,进一步完善各个运动场地、设施的使用规则、标准,提高市民游客运动健身过程的安全性。

 感谢您对广州公园建设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2019年11月28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微信
关注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