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务局:
李鸿辉等11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第201620088号)收悉。经研究,我局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海绵城市建设"是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大力倡导的新模式。2014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建设自然积极、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第一本技术指引。
海绵城市,其狭义是指雨洪管理的资源化和低影响化;广义则包括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体系。从大尺度的流域管理、水系布局到中尺度的城市空间、水体治理再到小尺度的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透水铺装、屋顶雨水收集系统等等,涵盖了众多大大小小的具体技术和设计。
为落实中央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下一步,我局将开展几项工作:
一、参与全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广州水系完备、山系连绵,拥有山水林田海等生态资源,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也面临着城市功能的调整、城市空间的优化,城市格局中绿色体系的网络化是一篇大文章,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局将积极参与到全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去。
二、制定与海绵城市相关的技术指引。从林业园林行业出发,针对绿地建设层面,探讨在广州的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下,应该怎样具体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各项要求,摸索适合在广州应用的规划设计理念和工程技术措施,为当前广州绿地的建设、改造工作提供技术指引和参考。
三、强化林水结合的生态网络建设。广州地处沿海,沿海防护林、红树林很重要。广州北有森林、南有水,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功能非常强大,我局将以绿色生态水网建设为抓手,将水、湿地和森林保护好,建立互联互通的林水生态网络。
四、开展海绵城市技术应用试点建设。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注意因地制宜采取立体绿化、微地形等措施,提高绿化(地)的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增强绿化对雨水的消纳能力,扩大使用透水铺装,在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和自然生态修复的过程中,通过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等措施,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渗、滞、蓄、净、用、排"能力。
专此函达。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2016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