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市委“1312”思路举措,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林业园林事业高质量发展,以综合评分排名第一的好成绩荣获广州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优秀单位,在全国首次以城市为主体向社会公众发布《绿美广州生态空间状况监测报告》。
一、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绿美广州生态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城市品质提升等重点工作,不断健全法治建设工作机制,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动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二)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及时调整以局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处室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法治建设重大问题。制定实施《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2023年法治广州建设存在主要问题整改方案》,逐条深入剖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抓好整改落实,确保整改成效。全力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推动全市共设立市、区、镇(街)、村(社)四级林长6574名,划分5997个网格,形成“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工作格局。
(三)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深入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广州市依法行政条例》《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广泛征求公众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意见,严格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全面进行风险评估,充分发挥法律顾问职责作用,加强合法性审查。我局承办的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中,《广州市自然保护地规划(2023-2035)》已于2024年10月20日印发实施,《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划(2023-2035年)》已报市政府,《广州市绿化规划》《广州市公园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正在按计划推进。
(四)全面落实合法性审核机制,强化法制机构合法性审核职责。进一步加强对需报市政府审议事项的合法性审查,出具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书面意见47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审查把关作用,审查局及下属单位政府合同400余件。认真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相关规定,对列入2024年度计划项目的3件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和2件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在起草阶段提前介入,对制定程序和重大内容合法性问题予以指导,切实提高行政规范性文件送审质量。
(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持续更新318项政务服务事项,提升办事指南准确度,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办理,深化职权事项标准化管理。完善林业园林行业政务热线知识库内容,提高热线工单办理质量,及时回应关切,提高服务对象满意率。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严格制定并落实年度抽查工作计划。深入贯彻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加强对拟出台涉及经营者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六)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健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定《广州市林业和园林行政执法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工作指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规范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设立5个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开展非现场执法试点,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动监管创新。建立“林河联动”“林长+检察长”等新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联、执法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
(七)持续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自觉接受法律监督。依法做好行政复议案件书面答复工作,共答复15宗,除1宗因当事人申请撤案,正在审理2宗,其余12宗均维持我局行政行为决定。严格按照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积极应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达100%。共3宗行政诉讼案件中,法院裁定驳回原告诉讼请求1宗,判决维持我局作出的行政许可1宗,正在审理1宗,无“四不”问题案件。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政协提案108件,代表委员满意率达100 %。
(八)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着力化解信访矛盾隐患。深刻把握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推动以“家文化”打造人民满意信访,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依法及时就地化解信访矛盾。接待来访群众44批81人次,其中局领导接访17批20人次,办理信访事项163宗,已办结147宗,按时办结率100%。落实局领导包案化解信访事项,高位推动信访矛盾隐患办结事了,全年共开展30宗信访事项包案化解工作,其中25宗已化解,做到信访人事心双结。
(九)进一步优化政务公开,构建透明亲民的政务生态。围绕社会热点与民众关切,进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信息传递多元化与即时性。通过门户网站发布信息2700余条,主动公开文件26份,开展政策解读3份。完善“生态广州数据”,实时发布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花粉指数以及赏花活动指南、每月赏花地图等关键生态信息。
(十)多措并举推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一是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全过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点对点等多种形式抓好法律法规和文件宣传解读,加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全流程法治宣传。二是打造特色普法品牌。加快建设“1+3+ N”城园融合体系,成功塑造“我身边的自然”、“一图一故事,野保小卫士”、“堂小青”爱绿护绿志愿宣讲员、“碳中和主题园”等各具特色的“普法+科普”品牌。三是探索多元化全民普法形式。上线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基金募捐平台,组织参与“我为羊城添绿”超110万人次,发动社会投入约1.7亿元。和市委组织部一起向全市80.9万名党员发出“我为广州种棵树”倡议,大力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四是聚焦重要时节开展针对性普法教育。与省林业局联合开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宪法宣传周活动,与市司法局联合举办2024年国家宪法日广州市以“宪”之名“法”护名城主场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
虽然我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度需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是民主决策的重要体现,也是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决策程序。目前公开征求意见方式比较单一,公众对决策了解不足,参与度不高。二是法治建设工作创新性需进一步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开展较多遵循惯常做法,开拓创新思维不足,未能及时根据新形势要求创新工作措施。三是对基层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力度需进一步加大。镇(街)综合执法机构虽然将林业行政执法事项纳入综合执法范畴,但部分执法人员对行业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执法事项的理解和熟悉程度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和指导工作力度,切实提升基层执法人员法治修养和工作水平。
三、下一年推进法治建设主要安排
2025年,我局将持续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法治建设工作要点,进一步优化法治建设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为林业和园林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加强领导,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坚持党的统一领导,进一步完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加强统筹协调和部门联动,坚持市区一盘棋,大力推进林业园林绿化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加强执法,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升行政执法质量。深入开展执法检查、案卷评查,加强对基层执法部门的监督指导和业务培训,提升执法业务水平。
三是加强宣传,切实增强普法工作实效。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并动态调整,进一步广泛宣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林业园林政策法规。利用各主题日、节日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强化社会发动,积极拓宽普法渠道,探索创新普法形式,全面提升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