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图片新闻

【守墨叙缘】楹联横匾缀兰色,书法字画添墨香(上篇)

发布时间:2024-01-23 14:48:01 来源: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图片1.png

  曹雪芹曾说:“若干景致,若干亭树,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一文中亦有言,有时一景“相看好处无一言”,必藉之以题辞,辞出而景生。园林中的文联诗对、匾额题刻、云章妙染,向来多能引发人们的联想,激发游客的想象,使园林更富诗情画意。厅、堂、亭、榭上的楹联、诗词、题脉、书画等,常常是赏景的说明书,用以深化人们对园林景色的理解

图片2.png

  兰圃作为一座隐于粉墙黛瓦下的岭南园林,千山裁一角,万水取一瓢,方寸中凝聚菁华浮生的哲学思考,咫尺间隔断凡尘俗世的熙攘喧嚣,园内诸类鸾翔凤翥、诗意隽永的字画品题,自然必不可少

  本期“守墨叙缘”将带领大家走近兰圃沈博绝丽的品题字画世界,一同领略兰圃中楹联匾额、书法丹青的笔精墨妙。

图片3.png

  “静境何须远地求,一九兰圃足勾留”。步临兰圃正门,映入眼帘的,除了两盏精美的中式雕花流苏宫灯外,便是两扇黑漆大门上方题刻的二字匾额——“兰圃”。此匾额由我国著名书法家兼盆景艺术家莫珉府所书。匾额中的兰字,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兰的繁体字:“蘭”,而是经由莫老先生艺术化加工后的“错造字”——“艹”字头下是“门”而非“門”,“門”内是“东”而非“柬”

图片4.png

  这种书法中的艺术造字亦可见于绍兴兰亭中的“君民碑”,碑上有康熙皇帝亲笔手书的“兰亭”二字,其中的“兰”字与兰圃大门匾额上的“兰”如出一辙,皆为“门东草”。康熙皇帝与莫老将“蘭”字中的“柬”化成“东”,亦是别有一番意趣: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是十分美好的隐喻

图片5.png


  目光自大门牌匾上流转而下,便可得见一副精妙的楹联:上联出句:“南天锦绣”,下联对句:“上国芳馨”。这副楹联的上下两联分别为我国南粤诗人余藻华、张采庵两位先生所撰,著名书法家秦咢生先生于八十六岁高龄时所写。“南天”二字在此特指“岭南地区”,“锦绣”则比喻事物的美好,“南天”、“锦绣”两词连用,形象地道出了兰圃作为岭南代表性园林之一的钟灵毓秀。

  下联“上国芳馨”四字中的“上国”暗含“上国风光,四方来朝”之意,点出兰圃自建园以来就是中外历史名人到访最多的园林之一;“芳馨”一词则见于《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这里用来借指兰圃中各色各样的幽兰蕙草,阐明了兰圃作为国兰主题特色庭园的独到之处。

  “南天锦绣,上国芳馨”,仅寥寥数字,便充分表达了艺术家们对兰圃优美环境的高度认可与赞誉。

图片6.png

  踏入兰圃大门,现于眼前的第一景便是十余米的棕竹夹道,棕竹为屏,绿荫为冠,月洞门为引——乃是心之所向。月洞门(又称“芭蕉门”)之后,松石迎客,望不着来路,寻不尽去途。站在夹道望向月洞门:两旁的棕竹、平实的小道、圆月状的拱门,形成由近及远的层次,在三维的立体空间上构造出一个绮美的万花筒。每个往返于月洞门的游人,都似从画中走来,或似从画中消散。

图片7.png

  夹道东侧开一小口,由一弯僻静小路引至松皮亭。步入小路,则另有一片洞天:但见一汪碧水与一座假山临于亭前,四面更有修竹环绕。清波浮光跃金,明澈见底;假山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由假山一旁拾级而上,颇有“竹里通幽,松寮隐僻”之感,亭外一副清新的雅绿色楹联十分引人注目。

  此联由著名书法家陈永正所书。上联:“上下亭台烟雨外”,对应下联:“参差花竹水云间”,均节自宋代诗人仲并的《舟过吴江谒臞庵翁少留为赋二诗•其二》。诗人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借楼台阁榭、花草竹木、碧水云霭等景物,通过参差错落的排列,营造出一派富有韵律和层次感的画面,表达了内心的深邃与超脱。松皮亭隐于翠竹云水之间,诉说着古典园林的婉约气质,联语正应此景,不由令人叹为观止。

图片8.png

  如若以司马涌为界,把兰圃分为东、西两区的话,其各自景色迥然不同,历历在目。往东区一路走去,同馨厅、路亭、国香馆、茅舍、春光亭,次第现身,交替隐去,峰回路转,变化万千。

  同馨厅位于兰圃第一兰棚之后,于一泓清池上,凌波而起,其得名亦颇有一段来历。据说,我国古代文人习惯把兰花分为兰与蕙两大类。“其一干一花香有余者为兰,一干多花而香不足者为蕙”,认为兰能从一花内发出幽香,而蕙的花虽开得多,但香意犹显不足。

图片9.png

  其实,蕙花幽香飘溢,沁人肺腑,并不下于春兰之香。正是由于这一点,当年朱德元帅来此,特意题辞“兰蕙同馨”,意欲为蕙正名,此厅因此而得名。倘若蕙有灵有知,当引朱德元帅为知己吧!

  在朱德所题的“兰蕙同馨”匾额旁,另有董必武手书的一副对联:“竹自具五好,兰有其四清”。竹具五好,即:虚心、实节、直而有理、秀而不骄、材而多用;兰有四清,即: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兰与竹,古往今来多为文人墨客所赞咏,与梅、菊合称“四君子”。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竹,筛风弄月,亮节洒脱,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正所谓“虚怀若竹,清气若兰”,董老所撰二联,便正有此中意境。

图片10.png

  同馨厅是专门接待外宾的茶厅,厅中有大小厅和水榭,既可品茶休憩,又能观鱼赏景。厅内壁上悬有三幅水墨丹青:一为我国著名书画家胡根天的《兰圃风光》;二为画坛伉俪俞致贞、刘力上亲力合作的《兰蕙同心》;三乃清代画家张敬修挥毫所绘的《空谷幽兰》

图片11.png

  《兰圃风光》画作中,胡根天以园内兰蘅、怪石为题材着墨。画上奇石嶙峋,曲径通幽,在熹微的晨光之中,大片的兰花葳蕤披拂,一只彩羽斑斓的小鸟立于顽石之上引吭高歌,其景物清新淡雅,笔墨精细繁密,意境超旷空灵

图片12.png

  《兰蕙同心》一画中,俞、刘夫妇以假山为介,以兰蕙为媒,写意春光:叠石作小山,山石上娇兰蕙芷交相对望,清风摇翠,凉露滴玉,幽芬千斛,芳草茸茸,让人不禁感叹兰圃春色满庭的美哉亦妙哉

图片13.png

  反观《空谷幽兰》,张敬修则以水墨简笔绘幽涧兰蕙一簇,大笔取势,酣畅淋漓,寥寥数笔,足见兰之偃、仰、欹、正、含、放,风姿绰约,生机盎然,饶有韵致。画两旁还嵌有一副著名书法家李卓祺先生所书的对联:“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

  该联出自《红楼梦》第十七回,贾政父子与一群清客游历大观园蘅芜苑时,清客所撰对句。此处“香风”与“明月”相对,自成一种意境:唯有“香风”拂面,人们才能感受幽兰的芬芳馥郁,也唯有在皎皎“明月”之下促膝长谈,人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友谊的难能可贵。《周易》有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后世则用“义结金兰”来形容友情的深厚,比喻情若金坚。

图片14.png

  《红楼梦》中,清客题此诗对,于蘅芜苑而言,却是联景脱节,有失雅致。而此联置于兰圃同馨厅中,与同馨厅之景则是一拍即合、相得益彰:同馨厅落座于兰圃,本就是身处淑蕙幽蘅繁布的世外桃源,正应上联“三径香风飘玉蕙”,且此地亦有缘接待过不少国家领导人及来访的外国元首,如:尼克松、李光耀、西哈努克等,促进中外友好交流,下联中“金兰”二字便深谙此意

图片15.png

  同馨厅墨宝众多,除却楹联国画外,厅中还藏有一幅徐向前元帅游览芳华园的观后题辞:“以奇取胜”,颇具将帅风采。遥想当年,徐元帅展纸挥毫,笔走龙蛇,直画如剑,曲笔似藤,点若危峰坠石,撇如兰叶拂风。纵横捭阖之间另辟妙道蹊径,酣畅淋漓之中书尽游园快意。题辞中单凭一个“”字就包揽芳华胜景,生动传神之余,可谓别出心裁。

图片16.png

  与同馨厅相对的“网红桥”边上,矗立着一座桥亭,亭上有联:“兰气遥通一镜阔,圃贤交畅此亭多”。该联由我国学者毛进睿撰联,著名书法家张桂光所书。

  楹联出句写景,“一镜阔”三字雅切地道出了同馨厅前“方池如鉴碧溶溶”的绝佳妙景。滢渟湛碧,波光万顷,兰气氤氲,芬芳浓馝,使人如临霄池阆苑,不觉心醉神迷。下联“圃贤交畅此亭多”则描绘了一幅兰圃内文人雅士谈霏玉屑,彼此之间交互畅达的和乐绘卷,叫人心驰神往。

1.png

  品题字画作为兰圃中特殊的文化符号

  是精神的永驻,是性灵的凝华

  是自然的风月山水与前人的遐思异想

  交织而成的幽葩

  在这方玲珑秀雅的天地间悄然绽放

  ......

  如果说兰圃是一首隽永的诗

  那么品题字画就是最耐人寻味的诗眼

  如果说兰圃是一副灵动的画

  那么品题字画就是最不可或缺的题跋

  如果说兰圃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小家碧玉

  那么品题字画

  就是眉心那一点让人魂牵梦萦的朱砂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微信
关注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