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王穗湘供图
蝴蝶振翅、松鼠挂枝、水雉起舞、鹰隼翱翔……最近,蛰居“乡下”多年的动物们频频在羊城市中心露脸。专家告诉新快报记者,市民们要做好与它们长期相处的准备。野生动物们可能要开启“城市化”进程了。
■松鼠。王穗湘供图
1
物种:松鼠
地点:流花湖公园
落羽杉林中追逐红嘴蓝鹊
上个月,市民王先生被流花湖公园的松鼠逗乐了。“我在落羽杉林的走道上看到一只松鼠在追赶红嘴蓝鹊。小鸟们本来在地上蹦蹦跳跳地吃小虫子,松鼠突然跑过来赶它们。鸟受到打扰,不断换地方,松鼠就厚脸皮地跟着过来。”
2012年,流花湖公园根据广州市实施的“野生动物进城”计划引进了一些野生动物,其中包括了野生松鼠。如今,松鼠们俨然成为了这里的小主人。在落羽杉林、蒲翠洲、异木棉上,经常能看到毛茸茸的小尾巴。据说,它蹲在树上抱着果子吃饭的时候,眼睛亮晶晶的。秋天,染红的落羽杉林中,松鼠还会倒挂在枝叶上荡秋千。
此情此景,令王先生颇感欣慰:“我读书时一学期一次的郊游就经常到这里,那时候公园的动物还很少。近两年,能明显发现野生松鼠增多了。广州的环境保护工作的确了不起。”王先生说,因为距离不会太近,所以公园里的松鼠不怕人,现在,正是偶遇它们的好时机。“广州的异木棉开得很漂亮,我经常会看到松鼠和亚历山大鹦鹉同步出现在花树上,松鼠好像在吃花蜜。”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慧建对此表示,有松鼠出现,说明那个地方的树长得很好,绿化环境好,是环境相对优质的一个重要标志。流花湖公园相关负责人温馨提示,通过公园的自然环境,小松鼠们就能够获取充足的食物以及繁衍,是不需要人工投喂食物的。
■来罗小姐家采蜜的玉带凤蝶。受访者供图
2
物种:玉带凤蝶
地点:住在12楼的居民家中
它定时来采蜜,就像飞到自己家一样
“蝴蝶!”10月12日,当一只黑色的穿着橘红斑点衣裳的大蝴蝶来阳台采蜜时,罗小姐心脏都快停了一拍。她默默在心里欢叫了一声,然后手忙脚乱地拿起相机,蹑手蹑脚地靠近、抓拍。这是12楼,身处越秀区的老居民区,邻近东湖公园和珠江。罗小姐在自己的阳台种了百种植物,此前,一些蜜蜂经常来串门。也许是蜜蜂介绍来的吧,这只接近巴掌大的蝴蝶十分放心,它悠悠地转了一圈,最后停在了一朵花上,翅尾上白玉一样的斑纹不时扇动。
“我们附近有多个社区口袋公园,老树比较多、公共绿化覆盖多。街坊们还自发维护了很多迷你型绿地。从居民楼楼顶到街道边角位置,几乎都被植物覆盖。”罗小姐告诉新快报记者,她观察后发现,大蝴蝶业务很忙,近来降温,它隔天就来一次。“我的邻居也种了很多花,有一次我还看到它轻松地飞去对面楼。”
看到图片后,广州市林园局的专家确认,这是一只玉带凤蝶,相传是梁祝的化身。“居民家里出现了一只,说明周围还有很多只。”胡慧建构建了这只大蝴蝶的一天:它晚上睡在周围的大树上或者柔软的厚草丛里,白天出来觅食。罗小姐家长期栽种着它喜欢的植物,且不怎么打农药,那么,留给一只蝴蝶的生态位业已空出。“它发现这里的人不会伤害它,此后经年就可能会再来。”胡慧建认为,罗小姐与蝶的故事堪称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典范。
据悉,玉带凤蝶幼虫以桔梗、柑橘类、双面刺、过山香、花椒、山椒等芸香科植物的叶为食,也被当作农业生产上所谓的害虫看待。“多才为害。没有动物相伴的植物,生命力和抗逆能力要差很多。”胡慧建说,就好比树林一样,没有动物的树林生命不到一百年;而有动物活跃的树林则能生长千年。
■珠江公园上空的蛇雕。 通讯员供图
3
物种:蛇雕
地点:珠江公园
猜它是追着食物过来的,
还是路过?
10月10日上午,广州珠江公园大草坪上空出现“蛇雕”。晴空万里,大雕展翅,常年聚集的拍鸟爱好者齐刷刷地望向天空,留下这难得的矫健雄姿。蛇雕是鹰科蛇雕属的猛禽,又叫大冠鹫、白腹蛇雕、横冠蛇雕等。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蛇雕是捕蛇能手,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虽然形象十分威武,但从网络上流传出的视频来看,蛇雕叫起来尖锐,好似一个“嘤嘤怪”。
公园方面表示,珠江公园地处城央CBD,是城市建筑森林里难得的绿洲。近年来,随着植被越来越繁茂,生态环境不断向好。与此同时,植物多样性也带动了生物多样性。公园里,除了有多种类的昆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小中大型鸟类等光临驻扎,还发现蝙蝠等哺乳类动物。
“猛禽活动范围比较大,它可能是追着食物过来,也可能是迁徙的时候路过。蛇雕以前在白云山、帽峰山和从化山林里比较多,现在能在城市中心看到猛禽,说明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胡慧建说。
■凌波仙子水雉。通讯员供图
4
物种:水雉
地点:麓湖
暂时告别,“我去东南亚了”
同样在10月,白云山动植物多样性保护监测工作的调查人员发现,麓湖来了几位新游客——5只长得特别漂亮的鸟儿,号称“凌波仙子”的水雉。它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保护鸟类。这可能是5位仙子在今年与老广的最后一会。盈盈水间、碧荷之上,身量纤纤的水雉送来告别之舞。
水雉喜高温怕寒冷。调查人员告诉记者,清明前后,它们飞至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一带去繁殖。充足的浮莲、芡实是广州招揽“仙子”的法宝,仙子们在这些植物之上筑巢、安家、生“小仙子”。经过约半年的时间,小仙子们已经发育好。随着广州天气的转凉,也到了离开的时刻。临行之前,水雉们会聚集在一起。在飞往东南亚的路上,仙子们或许会想念广州鲜美的螺、青蛙和小虫子,还好临别前吃得饱饱的。
对此,胡慧建解释道,“浮莲和芡实是经济作物,水雉可以说是跟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以前这两种植物在广州种了很多,后来又一度减少。未来水雉来不来,来多少,可能还要看农民的经济收益如何。”
■南沙湿地的黑脸琵鹭。通讯员供图
5
物种:黑脸琵鹭
地点:南沙湿地
“鸟中大熊猫”在浅滩区吃嗨了
啊,掉了!南沙湿地上,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黑脸琵鹭一脸尴尬。因为像勺子一样的嘴,它每次吞鱼前都得将鱼在嘴里旋转到合适的方向,保证鱼头先进嘴里而不卡喉咙。这只不幸的黑脸琵鹭没掌握好力度,让滑不溜秋的鱼给溜走了!还好,南沙湿地上有很多肥美的鱼虾,它继续把嘴埋进浅水中,左右扫描“摸鱼”。
黑脸琵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传统乐器琵琶极为相似而得名。目前已知的6种琵鹭中唯黑面琵鹭是濒危物种。据悉,它们对栖息环境要求非常苛刻,是生态环境的指示性物种。
辽庄河附近的无人岛是黑脸琵鹭在中国唯一的繁殖地点。每年10月左右,黑脸琵鹭就会开始出发前往越冬地过冬。有一部分黑脸琵鹭选择在南沙住下。这里,是鸟类的天堂。小鸟们在红树林中睡觉,在芦苇荡、荷花池里玩耍,浅滩区更是候鸟的“海鲜自助餐厅”。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南沙湿地监测到的黑脸琵鹭就达到了62只,数量再创新高。“秋风起,虾蟹肥”。这个味道,人类知道,黑脸琵鹭也知道。
■黑冠鹃隼。通讯员供图
6
物种:猛禽集群
地点:白云山
谢谢你,白云山“服务区”
从山麓走向山谷,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的会员们有不一样的发现。10月12日,他们观测到55只黑冠鹃隼飞过白云山上空。10月18日,观测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林雕在白云山觅食。10月13日-16日,猛禽集群出现,连续迎来四个“百猛日”。该会秘书长甄军回忆起遇见林雕的场景仍非常感慨:“它个头很大,翼展起来一米多接近两米!”
作为“市肺”,白云山绿化覆盖率达95%以上,负离子平均3000-7000个/立方厘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共有植物1054种,森林植被群系23个,国家级及省级珍稀濒危植物23种(如桫椤、樟树、观光木、金毛狗等)。
2011年,广州修订了《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对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展开了全面保护,随着白云山生态体系逐渐完善,白云山已经成为猛禽迁徙路线的重要补给地和舒适的落脚点。据统计,白云山观察到的鸟类有105种、昆虫185种、两栖爬行动物43种、兽类16种,其中国家级及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比如鸥类和鹬类,它们从西伯利亚过来,只在广州住几天,吃够了就走,最后飞到澳大利亚去。”胡慧建说。
数说
100多种
广州是目前全国极少数完成两次(2007年、2019年)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的大型城市,第二次调查记录到陆生脊椎动物457种,维管植物3516种。相比第一次,第二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广州物种丰富度数量增加了20%,特别是城区鸟类数量增加了1/3。野生动物保护方面,野生动物进城工程取得巨大进展。例如白云山,上世纪50年代,山上就有100多种鸟类;上世纪80年代降至60~80种,现在又恢复到100多种。
89个
据统计,广州目前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89个,面积约10.8万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区6个、风景名胜区4个、森林公园58个、湿地公园20个、地质公园1个,为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系统性保护,提升了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维护生态安全。
11个
广州市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基地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救护、繁育、宣教于一体,是广州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的重要场所。今年来,完成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13宗,救护大鲵、绿海龟、黄喉拟水龟、砗磲等11个物种共70只(尾),接收执法部门移交的鹦鹉螺、大凤螺和唐冠螺等3个物种标本52只。7月份,分别在连南省级大鲵自然保护区、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等地区放归大鲵、平胸龟、黄喉拟水龟等3个物种172只(尾)。
野生动物入城之后
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做?
①人类首先要有安全意识,做好防范措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胡慧建介绍,评价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物种的丰富度。毫无疑问,广州的生态环境将会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会搬过来与人类共存。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直面一个问题:除了招人喜欢的鸟儿和蝴蝶,还有蛇和野猪。
胡慧建向新快报记者举了个例子。今年3月,深圳一只黑色的野猪在马路上横冲直撞,差点撞倒一位在路边遛弯的大爷。“广州也有野猪的。”胡慧建表示,广州山田结合的地方,野猪数量在逐渐增多,不过由于人烟稀少,未被留意。
“若要共存,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人类应该干什么?”胡慧建表示,未来,人和动物冲突的现象一定会越来越多。人类首先要有安全意识,做好防范措施。“比如现在就要考虑被毒蛇咬伤时的预案了。”胡慧建笑言。
②一定要保持科学的心态,不能滥发爱心。
有些动物可能会对农田、庄稼、房屋造成损坏。“我们要想好怎么迎接它们,用好它们,控制好它们。”胡慧建建议,加快修复生态环境,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工作,不断提高整个社会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个人要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可近距离观赏但不能直接接触,否则可能会引起传染病,或者引起动物的应激反应。一定要保持科学的心态,不能滥发爱心。”
他相信,在此过程中,广州一定会取得胜利:消失物种回归,濒危物种解濒,经济物种复壮,功能物种复活,有害动物受控。届时,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山川河流、万千草木、珍禽异兽,无一不在展示着广州生物多样性之美。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林园轩
编辑:曾贵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