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流溪河林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东北部,总面积8813公顷。林场地处南昆山和青云山支脉的结合部,为中低山山地地貌,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最高海拔1146.7米,森林覆盖率为75.59%。面对林区复杂的巡查路径,流溪河林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低空+”应用场景为牵引,搭建了2套全自动巡逻无人机机场,实现无人值守巡检,是广州市属林场中首个启用的全自动巡逻无人机机场。当无人机攀升至高空开启 “天眼巡视” 模式后,立即启动人工智能算法,清晰地捕捉林区中各种动态信息,成为森林防火“低空卫士”,锻造出森林防火向“新”力。
一、以技提质,全方位织密安全防控网
(一)巡检布控高效率。每个机场的无人机巡查半径范围在3.5公里左右,涵盖了林场6000公顷的巡查范围。传统护林员半天乃至一天的巡防面积,现在通过无人机20分钟就可以巡查结束,大大缩短了巡查时间,保证了森林防火工作更加高效,更加安全。
(二)巡逻计划更周密。每台无人机每日巡检里程达到50公里以上,每次空中巡检里程约为9公里,每次空中巡检时长约为16分钟,从每日8点整至每日18点,每次巡检间隔2小时。如遇到森林火灾防控严谨期,还可以增加巡检频次。
(三)全面“视察”扫盲区。随着森林密闭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山脊线及其背面,护林员巡检难以到达的区域,面临的监控盲区也会越来越大。无人机巡检具有视野宽广的特点,无论是绵延的森林防火阻燃带,还是茂密的林木种植区域,都可以全方位俯瞰下方的景象,能够轻松察觉到森林火源、林区烟雾等异常之处,真正做到“扫盲”。
二、搭上AI翅膀,森林防火实现精准智能升级
(一)无人机搭载AI烟火识别更智能。AI巡检防火识别技术正逐渐成为林业巡检监测领域的得力助手。在森林防火工作中,通过预设航线,让无人机进行全天候高频次巡查,利用 AI 识别算法自主识别烟雾、火点,在发现初期火情时,自主识别火情图像、火源位置并将其传回森林防火指挥部。
(二)自动下发短信及时传递火情。当 AI 火情识别系统判定发生火情后,立即触发短信通知模块。通过短信网关,向指定接收人发送详细的火情通知短信。应急指挥联合作业防控。通过2架无人机联合工作,构建起一个高效、立体的森林防火体系,提升火灾防控能力。并根据应急任务需求,将具备不同功能的无人机进行组合,实现功能互补,从而更高效地完成复杂任务。火情处理记录档案。火情处理记录档案详细记录了从火情发生到处理完毕整个过程的关键信息,呈现火灾信息传递的环节。通过精确的时间记录,能进一步了解火灾处理的时间线。
三、搭载喊话器,“空中哨兵”为平安守护“加码”
流溪河林场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取空中无人机和地面巡逻相结合的巡护模式,构筑“空地一体化防火墙”。对辖区内重点山头地段、违法违规行为、火灾隐患等情况进行全面巡查,同时,通过搭载话器,宣传森林防火政策法规,及时制止劝诫违规用火行为,保护森林资源。
从“经验防火”到“科技防火”,流溪河林场坚持科技创新,充分利用科技力量为森林防火工作注入新动能,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已逐步构建起“空天地人”四位一体的森林火险预警监测体系,拓展森林防灭火指挥调度新模式,为“增绿”“护绿”“用绿”提供安全保障,为绿美广州建设保驾护航、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