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根系对植物起固定作用,其作用类似于我们的双脚可以为站立提供支撑,植物的根系犹如一只只站立的“脚”,给植物打牢了立地的基础。植物根系,在支撑的同时,也负责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元素,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基础营养物质。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变化万千,如何从“根”本上辨别植物的根呢?
植物学家将所有的根系分成三种类型,分别是直根系、须根系和不定根系。
直根系植物长着一根垂直向下的主根,当它长到一定程度后,还会萌生出许多较小的侧根,而当侧根长到一定程度后,又会长出更细的小根。所以,直根系是由主根、侧根和小根组成,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主次及粗细之分,比如牡丹、芍药的根。
须根系植物正好相反,是由许多粗细大小都差不多的根组成的,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的区别,形状就像是一丛“胡须”,最常见的有百合、水仙的根。
不定根形态复杂得多且没有固定的生长点。通常情况下,植物的根,都是由种子胚根形成的,有相对固定的生长部位,但有些植物可以从茎、叶片或老根处长出根来,并且没有固定的生长部位。植物学家将这类根称为不定根。
直根系和须根系植物都比较常见,下面主要介绍一些拥有不定根的植物。此次的介绍,可能会打破你对根的固有认识,让你见识到有那么一些根,它们是根中的异类,它们是植物根系中的特立独行者!
独木难支,“根”来撑
有一类植物的根称为“支柱根”。支柱根是生长在地面以上空气中的根,从茎杆上或近地表的茎节上长出,向下伸入土壤中,能够起到支撑植物的作用。
玉米的茎杆基部生出许多根,可以支持植株直立,减少因外力作用造成的倒伏。同样机智的还有生长在海边的红刺露兜树,为了抵御海风,长有很多支柱根,仿佛章鱼的触手一般,不仅可以支撑植物,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玉米和红刺露兜树的支柱根
提到支柱根就不得不提起其中的典型代表榕树了。榕树是一种我们身边常见的树种,一向以体型庞大闻名于世。一棵巨大的老榕树支柱可多达千条以上。它的树冠可覆盖6000多平方米,被人们称为“独木成林”。仔细观察这些榕树你就会发现它们干连着枝,枝连着干,上面挂了很多细细长长的“胡须”,这些“胡须”生活在空气中,没有根毛和根冠,虽然不能吸收养分,但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还可以呼吸。等它们一直向下生长,扎到土里,便形成了树干,帮忙撑起了榕树的大树冠。
榕树的气生根
支柱根除了上面提到的长条状,还有板块状的板状根也是支柱根的一种。原始热带雨林中植物的种类丰富多彩,生长着许多让人啧啧称奇的参天大树。有一种大树的树干基部会向四周延伸出一块块奇怪的“大木板”,看上去十分奇特,好像一块块搭建屋子的木板,它们就是植物根系的特有种类——板状根。除了热带雨林中,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长芒杜英也拥有类似的板状根。众所周知,植物的根部深入到土壤中,负责吸收养分和水分并起到支撑植株的作用。可是大树为什么会产生板状根呢?原来,拥有板状根的植物,通常都比较高大,它们的树身通常会达到50米以上,而且大树的主干从上到下都差不多粗细,想要支撑这样高大的身躯,仅靠伸入土壤中的根系当然是不够的。所以,那些奇特的板状根,同样起到支撑大树的功能,能够让大树更稳固地挺立在大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