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
林广思 吕博文
明清时期,岭南不论是文人园林还是行商园林,基本上都属于私人园林,不对外开放。在第一、二次鸦片战争之间,广州十三行的美国、英国商馆分别建造了美国花园(American Garden)和英国花园(English Garden),是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公共花园(Public Garden,图1和图2)。咸丰十一年(186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沙面租借条约》,广州沙面成为英国与法国的租界,公共花园也开始在沙面兴建。虽然这些设施并不对华人开放,但西方的民主意识、审美观念和向公众开放的理念让当时的广州老百姓大开眼界。同时,鸦片战争后,诸如田园城市(Garden City)、广亩城市(Broadacre City)、光辉城市(Ville Radieuse)等西方城市规划的理念传入中国,也大大影响了当时的学者与城市管理者。十三行和沙面的公共花园建设,以及近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推动了广州民国时期的公园建设。
图1 美国花园和英国圣公会教堂,广州,1848-1856年间绘制,现藏于美国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
图2 美国花园的风景,广州,1844-1845年间绘制,现藏于美国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正式建立。1918年广州成立市政公所,拆城墙筑道路,改善交通,同时还发布公告,其中提到:“西人称公园为都市之肺腑,盖市民借公园以救济健康,犹人身借肺腑以呼吸空气,据最近调查,英伦敦有大公园十八,运动园三十九,比较广州市,直可谓之无肺腑矣”。这是向老百姓普及公园的公共性、功能、好处和建设公园的重要性,促使居民认同公园的存在。同年,孙中山提议将清代广东巡抚署改建为广州市第一公园(1921年建成,1926年改称中央公园),也就是今天的人民公园。 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的《实业计划》中写到:“广州附近景物,特为美丽动人,若以建一花园都市,加以悦目之林囿,真可谓理想之位置也”。他提出把广州建设为花园都市,这成为了民国时期广州城市建设的目标。1921年2月广州建市,4月第一公园正式建设,同年10月12日建成并开放,设计师是近代著名建筑师杨锡宗(1889— ),最初名为“第一公园”,1926 年改名为“中央公园”,1966 年又改名为“人民公园”并沿用至今,偶称“府前广场”。作为城市中心地标,该公园影响了广州旧城中轴线的格局生成,在广州近代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图3)
图3 广州人民公园大门,2021年 林广思摄
1921年,广州市设立市政厅,下设工务局,负责各类工程项目规划与建设,公园建设也进入了高峰期。由于广州老城区建筑密度较大,没有足够的空地新建公园,所以该时期广州还改建庙宇寺院为公园,如在东山庙(原永泰寺前殿,又称真武庙)旧址上建设的东山公园(现已消失,旧址位于现广州市署前路小学一带)和海幢寺改建的海幢公园;收回英法领事馆,在原有基础上改建为公园,如净慧公园和永汉公园;开发原有的风景区,如白云山公园;改造城郊林场,如中山公园(今天河公园)。截至1934年,广州市已建成了中央公园、观音山公园(1927年,今越秀公园的一部分)、东山公园(1924年)、海幢公园(1933年,旧称河南公园)、永汉公园(1933年,今广州中山四路南越王宫署遗址)、净慧公园(1933年)、石牌公园(1931年,1933年改为中山公园)、白云公园(1935年前)和海珠公园(1926年,因珠江沿岸修筑新堤被炸毁),这9处公园,占地面积约为8000亩。
1937年日军侵华,广州的城市建设完全停滞,大部分公园遭到破坏,有的甚至完全被毁,1945 年日本投降后,广州市的公园建设以修复已有的公园为主,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广州市才恢复对公园的建设。
民国时期,除了广州,岭南各地也开始了城市公园建设,如漳州第一公园(1918年)、漳州石码公园(1922年)、惠州第一公园(1920年建成,1928年改为惠州中山公园)、东莞石龙公园(1924年建成,1925年改为石龙中山公园)、泉州中山公园(1929年)、南安诗山镇公园(1929年)、厦门中山公园(1931年)、珠海白莲洞公园(1936年)、中山月山公园(1940年)等。虽说民国时期只是岭南公园建设的起步阶段,公园数量较少,内容单一,但公园的出现,既改善了城市环境,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还承担了文化传播、大众教育等功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