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园林在南越、南汉、明清、近现代等各时期都有丰富的造园活动,其中南越王朝和南汉王朝的园林类型以皇家宫苑为主,这些园林为岭南园林形成独特的风格奠定了基础。
一般认为,岭南园林最早出现于西汉的南越国(公元前204年—公元前111年)。南越国,又称南粤国,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地方割据政权。秦末,南海郡尉赵佗乘秦亡之际,封关绝道,兼并岭南的桂林郡、象郡,建立南越国,修筑宫苑。1995-1997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广州老城区城隍庙前忠佑大街西侧发现了西汉南越国宫署遗迹,这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宫苑园林实例,其中包括大型石构水池和曲渠遗迹。水池呈仰斗状,深约3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由冰裂纹砂岩石板砌筑,池底平铺碎石、鹅卵石,池西有水井一口,井旁有建筑遗迹,池南通过暗槽与曲渠相连。曲渠长约150米,渠口宽1.4米,深0.7米,渠向南转东,与一个弯月形的石池相连,在石池底部可以看到几百枚龟鳖的残骸(图1),往西大约150米的地方,可以看到一座由石板构成的平桥和步石(图2)。除了水池和曲渠,还出土了一些瓜果的残骸种子,植物和流觞曲水证明了这些遗迹曾为作为园林的痕迹,尽管这只是南越国宫苑园林的一小部分,然而透过这些残存的遗迹,人们可以想象这个宛如仙境般的宫苑场景。想当年,主人和访客可以沿着清澈的池水漫步,聆听水面微波荡漾的悦耳声音;在曲渠旁,他们可以静静地欣赏着流水的优美曲线,仿佛能够领略到大自然的韵律与美妙。
图1南越国宫苑园林弯月形石池遗址
图2南越国宫苑园林石板桥和步石
到了五代十国的南汉王朝(917年—971年),岭南园林的风格越发独特与成熟。南汉王朝的范围包括现今的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是继南越王朝之后岭南第二个地方割据政权。南汉时期宫苑规模宏大,其中位于广州古城西面的仙湖药洲也被人们称为西湖,以其大片的湖泊而闻名。仙湖本是天然湖泊,后经南汉高祖刘䶮修建而成,北接白云山文溪,东接沙澳(即东澳)流入珠江(图3)。湖中有一绿洲,刘䶮召集方士在岛上炼丹求仙,所以该岛又被称为药洲。
药洲上有形态各异的九块奇石,象征九曜星宿,故被称为九曜石。仙湖一直以来都是广州城郊中备受人们青睐的景点,在宋元时期,众多文人墨客纷纷在湖石上题刻留名(图4),到了明朝,“药洲春晓”更被誉为羊城八景之一。然而明清之后,由于部分湖水的淤积和城市的发展,仙湖的部分湖面变成了街道,如今只有保存在广州教育路南方戏院旁的剩余的八块奇石能够见证过去的风华,这八块组石也是我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园林石景遗迹(图5)。
图3南汉时期广州城市水系及仙湖药洲位置推测图
图4药洲湖石上的题刻
图5今天的药洲遗址
无论南越王朝还是南汉王朝的宫苑,都是岭南园林的艺术瑰宝,见证了岭南地区的社会变迁。虽然现在关于岭南宫苑园林的历史遗存较少,但是我们仍能通过现存水池、山石等元素领略岭南古典园林独特的风貌。这些宫苑遗存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对于它们的研究,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岭南园林,发掘传统的岭南园林营造技艺。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林广思 吕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