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岭南园林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 岭南园林文化

广州兰圃

发布时间:2025-04-24 16:44:48 来源: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

  林广思 钟昭宇

广州兰圃,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西侧,虽占地约5hm²,但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满满都是惊喜。兰圃是以栽培和观赏兰花为主题的岭南园林,在2023年5月入选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名园。园中汇聚并栽植了200多个不同品种的兰花,包括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蕙兰(Cymbidium faberi)、墨兰(Cymbidium sinense)等花香浓郁的地生兰,以及卡特兰(Cattleya hybrida)、石斛兰(Dendrobium hybrida)、文心兰(Oncidium flexuosum)等花色艳丽的气生兰和附生兰等(图1)。

  图1兰圃中的附生兰植物组团(2024年,钟昭宇摄)


兰圃的诞生与发展也很有故事,1951年它最初是作为小型植物标本园建立的,在1954年建为广州植物标本园。1956年,在林西副市长的领导下,设计师们利用广州大北立交工程建设的剩余材料对标本园进行了岭南园林艺术风格的景观营造。1960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首访兰圃,为其幽雅环境所动,将珍爱兰花“银杆素”赠予广州市政府并交由兰圃养护。次年,兰圃建成我国首个以栽兰赏兰为主题的专类公园。此后朱德几乎每年冬季抵穗都会来访,关注兰情甚至赠植自培兰花,并题诗“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为记。市政府亦安排春秋两季广交会来宾入园参观。1962年,“兰圃”由时任中共中南局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题署并作为园名,并在1976年正式向公众开放游览,成为专门培植兰花的专类公园。

兰圃的园林布局可叫精巧,完美诠释了“静秀趣雅”的造园艺术。园内分为东、西两区,东区地势平坦,以兰花栽培为主;西区以坡地为主,有著名的芳华园等景点(图2)。芳华园是1983年代表中国参加慕尼黑国际园艺展的“中国园”样板园,曾荣获两枚金奖,是中国园林艺术在国际上的重要展示。

  图2兰圃现状平面图(来源:李青.广州:岭南园林的70、80、90——兼谈岭南园林特色[J].广东园林, 2012, 34(6): 14-19.)


兰圃的空间布局强调“起承转合”的游线组织。从南门进入兰圃的狭长入口空间,两侧种有棕竹(Rhapis excelsa)林和南洋杉(Araucaria cunninghamii),这是园林的“起”。随后,通过月洞门(图3),可进入一个开敞明快的兰花主题空间(图4),这里是“承”。接着,绕过路亭,经过小桥流水、杜鹃山和竹篱茅舍,这是“转”。最后,从竹篱茅舍后院到春光亭(图5),空间视野豁然开朗,这是“合”,也是游览的终点。

图3兰圃月洞门小景(2022年,林广思摄)



4兰圃棚架(2022年,林广思摄)

  图5兰圃春光亭(2022年,林广思摄)

兰圃的植物造景清幽雅致,岭南特色鲜明,园内以兰花为主,运用大量的榕属植物、棕榈科植物、竹类植物、兰科植物、果树和药用乡土植物等营造出浓郁的南国风情。如园内常见的高山榕(Ficus altissima)、短穗鱼尾葵(Caryota mitis)、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蒲桃(Syzygium cumini)、海芋(Alocasia odora)、大叶仙茅(Curculigo capitulata)、艳山姜(Alpinia zerumbet)等,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品种的植物群落;园内兰花主要以盆栽展示为主(约1800余盆),集中于南门的地生兰区、三处兰棚及池畔路亭周边。兰圃大部分兰花多采用传统陶质兰盆种植,置于林下或兰棚内的预制架台上供人欣赏,也另设有附生兰和气生兰等悬垂于兰棚屋脊下或攀附树石造景,并辅以洋兰组合盆栽构成多维展示体系。

除了植物,兰圃的建筑风格也独具特色。东西区的建筑风格协调呼应,东区主要展现了岭南园林风格,建筑空间布局自由通透,与山石植物等室外空间相互交融,而西区则融合了北方园林的厚重和江南园林的玲珑。其中芳华园最具特色,其主要建筑是一座临水的琉璃瓦定舫和酌泉漱玉亭,立于池边与泉上,与周围植物和谐搭配,营造出文雅的古典园林氛围。兰圃同馨厅(图6)不仅是欣赏兰花和品尝香茗的理想之地,也可以在其中深入了解岭南文化。游客们可以在绿意盎然、宁静雅致的茶馆中,感受中国茶艺的精妙和乐趣。

图6兰圃同馨厅(2022年,林广思摄)

兰圃的水体灵巧精致,一条曲折有致的溪涧如丝带般穿梭于整个园子。尽管水域面积并不宽广,然而其精妙之处就在于丰富多变,巧妙地将位于中心与北面的两个水池相互连通,鲜明地展现出岭南园林以小见大的特点,为园林增添了灵动的水韵与自然的活力。

此外,兰圃在山石构筑上也独出心裁,运用黄蜡石、英石等本地石材装点园林空间,与水体、建筑、植物等巧妙配置。其中“狮子上楼台”石景中的叠石假山采用英石砌筑,通过形象的石色、石形与石纹展现出精致生动,与环境相得益彰的特点,巧妙地与周围的植物、池水相互映衬,在葱郁的绿植环绕下,使其更显自然野趣。“江河水”景点(图7)中的塑石假山不仅承担着挡土墙的功能并模拟自然山水风貌,石上题有书画大师刘海粟书法字迹,岩中涓流渗出,寓奔流不息,源远流长之意。

图7兰圃“江河水”景点(2022年,林广思摄)

广州兰圃-普通话版


广州兰圃-粤语版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微信
关注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