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岭南园林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园地 > 岭南园林文化

双溪别墅

发布时间:2025-03-20 14:49:50 来源: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

  林广思 吕博文

  清朝以来,广东一直是中外交往的重要门户,广州作为省会城市更是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1957年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成功举办,广州逐渐成为许多国事活动和全国性会议的举办地点,也吸引了许多外国国家领导前来访问。这不仅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也推动了广州旅游设施的飞速发展,并诞生了一系列兼具现代性和岭南特色的园林宾馆,逐步探索形成了岭南现代园林的现代性与地域性并重的独特风格。

  双溪别墅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园林宾馆,曾接待过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以及印度尼西亚副总理苏班德里约等众多国内外领导人。双溪别墅于1963年建成,分为甲、乙两座,甲座由郑祖良、金泽光、何光濂设计,乙座由莫伯治、吴威亮设计。别墅坐落于广州白云山的摩星岭景区内,原址为双溪寺,因寺旁流淌的两条小溪而得名。周边地势陡峭,山势起伏,但设计师并未简单地开山凿石大兴土木,而是因地制宜,将别墅拆分为不同的建筑组群,负崖构筑,围合成层次分明的陡坡山庭,结合周围的绿化,营造出富于山林的气氛(图1)。

   图片1.png

  图1 广州双溪别墅乙座(2020年,吕博文摄)

  双溪别墅沿南北方向被巧妙地划分为五级台地。最底层是一个半圆形的古寺放生池,第二级现为户外餐厅,第三级为管理室、接待厅、连廊等配套服务建筑和设施,第四和五级分别为乙座与甲座别墅(图2、3)。这些不同高度的建筑通过静谧的水池与潺潺流动的山溪为线索相串联,依山顺势,错落有致,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融。溪流与游览路径时而交错,时而并行,层层递进展现自然美景,赋予游人在拾级而上时不断变化的空间体验(图4)。

   图片2.png

  图2 广州双溪客舍甲座别墅平面图(来源:周宇辉. 郑祖良生平及其作品研究[D].华 南理工大学,2011:78.)

图片3.png

  图3 广州双溪客舍乙座别墅平面图(来源:莫伯治.莫伯治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68.)

   图片4.png

  图4 广州双溪别墅的台阶与溪流(2020年,吕博文摄)

  甲乙两座别墅都是独立的整体,在设计风格上各具特色。从门楼入口拾级而上,乙座别墅首先映入眼帘,它既保留了岭南传统庭园的空间组织和秩序,又巧妙融入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别墅屋顶为混凝土原色,坡度较小,由于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整体造型通透轻盈。乙座别墅包括敞厅、起居室、工作室、卧室及数个穿插在其间天井式小庭园。穿越敞厅的架空层后步入门厅,左侧为无窗敞厅,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转角无立柱的设计,进一步拓展了空间视野,将自然的空间层次引申到远处(图5)。右侧为不规则的起居室,三面围合,西面则面向山壁完全敞开。山壁上藤蔓交织,怪石嶙峋,溪水潺潺流过,把游人的视线从室内引向室外,思绪也从有限扩展到无限。石壁上刻有“读泉”二字,故起居室又叫“读泉厅”(图6)。

   图片5.png

  图5 广州双溪别墅乙座敞厅的转角无立柱设计(林广思摄)

 图片6.png  

  图6 广州双溪别墅乙座读泉厅的山壁(2020年,吕博文摄)

  甲座位于乙座上方,与乙座相比,甲座外观更为接近传统园林建筑的风格,屋顶为歇山顶,上盖绿琉璃瓦,古朴典雅。甲座别墅有一中心庭园,建筑围绕该庭园布置,形成环抱式的布局。两个起居室分列庭园左右两侧,工作间位于中部,通过起居室可进入卧室,并设有挑出的观景平台,让游客尽情领略山水风光,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双溪别墅在设计上遵循了该工程项目总负责人,也是时任广州市副市长林西的指导意见,根据新的功能需求,探索岭南庭园新的空间与形式,同时融入了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双溪别墅的建成,标志着岭南庭园从传统到现代风格的转变,在保留地域的文化特色的同又融入了更多的创新元素,是过去与现代的交融,也是传统与创新的对话,是岭南现代庭园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双溪别墅-粤语版


双溪别墅-普通话版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注微信
关注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