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生活于热带疏林草原地带常结成大群一起生活,有时还和大羚羊、角马、驼鸟等混合在一起活动。没有固定的栖息地,每天边游荡边觅食。听觉和视觉很好,跑得快,胆小,稍有动静即全群迅速逃跑。食物主要是各种草类。常年可繁殖,孕期约11.5个月,每胎1仔,3.5-4岁性成熟。
目前世界上现存斑马有3种,分别是山斑马、细纹斑马和平原斑马。山斑马是三种斑马中体型最小的一种,肩高约120CM,吻部棕黄色,身体条纹粗而少。仅分布于非洲西南部。栖息在山地,习惯爬山越岭。山斑马数量稀少,一度濒于灭绝。由于及时保护,目前数量略有回升。细纹斑马是现存斑马中体型最大、形态最美的一种,分布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南部至肯尼亚北部,最大识别特征是条纹较其它斑马更细密。现处于濒危状态。平原斑马(普通斑马)是东非和南非大草原上分布最广的一种斑马,一般动物园饲养的就是这种斑马。
斑马的群居生活
斑马是高度社群性的动物。即使年老的个体也不会被驱逐出群体而过独居生活。群体生活也是一种保护,因为群体之间可相互警告危险的来临,斑马在觅食时由群体成员轮流担任警戒任务,一有危险便发出长嘶的警告信号,群体立即停止进食,迅速逃跑。而捕食者都很难从群体中挑出个体发动攻击。
斑马黑白条纹的作用
斑马身体上醒目的黑白色似乎与广阔的草原格格不入,这些条纹到底有什么用?科学家们对此做出几种假设:
1、识别同类:很多人都认为它们的条纹是一样的,其实,每一只斑马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条纹,就跟人的指纹一样,没有两只斑马的条纹是一样的。而即使在几百头上千头斑马组成的群体中,它们也会很容易地识别出彼此来。正如我们通过容貌认识不同的人一样,斑马通过条纹识别同伴。
2、迷惑敌人:一只斑马在草原上非常显眼,但成群的斑马在一起,条纹便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一大群斑马跑动起来时,它们身上的花纹会让狮子或豹子眼花,错乱的条纹会让捕食者难以分辨个体,不知该从何下手,从而大大降低了天敌对斑马的捕获量。在天敌的眼中,那是一个巨大的“斑马”在跑动。
3、防止虫咬:斑马的条纹能使光线发生偏振,蚊虫在接近斑马时,会被条纹扰乱视觉与飞行导航系统,降低叮咬几率,这可比任何化学驱虫剂都来得天然环保。而且越窄的条纹越能使蚊虫对其失去兴趣,它们只会被大块的单一颜色所吸引,对斑马的黑白条纹则视而不见。
斑马是白底黑纹还是黑底白纹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斑马究竟是带有黑色条纹的白马,还是带有白色条纹的黑马?为了揭开这一谜团,兽医专家精心设计了实验,他们小心翼翼地剃去了斑马身体的一部分毛发,惊人地发现,裸露出的皮肤竟是黑色。原来,斑马并非我们所想的黑白马,它本质上是一匹纯正的黑马,它身上的条纹其实是黑底上的白色图案。
斑马的感官
斑马的视力极好,与大多数有蹄类动物一样,斑马的眼睛长在面部两侧,视野开阔,同时,斑马也有夜视能力,不过没有大多数捕食者那么发达。斑马的听力也很好,耳朵比马的更大更圆。与其他有蹄类动物一样,斑马的耳朵几乎可以向任何方向转动。
神奇的盲肠
人类的盲肠是个不起眼的器官,但斑马有一个超大的盲肠,这里是很重要的消化场所。斑马本身不能消化粗纤维,而是依赖盲肠中特有的微生物将粗纤维分解。而这些微生物也只适合于生活在斑马的盲肠中,形成奇特的“共生”关系。人类不仅与斑马的消化过程不同,体内的微生物种类也不同,因而人类的饮食并不适合斑马。因此来到动物园不能随便投喂给它们食物,我们的食物斑马消化道中的微生物无法分解,会导致动物消化不良。会对它们造成伤害!
(大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